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誹謗之源

傳說,古時候某個部落酋長帶領部眾外出狩獵,由於事前沒有聽從部下的建議,導致那次狩獵無功而返。追悔不已的酋長砍下一棵樹,把它豎在自己茅屋的門口,把這次失敗的經過刻在上面,作為對自己剛愎自用的警誡。他把這塊木頭命名為“謗木”,通告全族,不論誰對他處理事務的方式有異議,都可以刻在上面來提醒他。

  最初,木頭上很快刻滿了字,酋長又豎起了第二根謗木……部眾通過謗木參與部族事務、表達自己對酋長的意見,形成了常識。酋長在眾人的批評和建議下,處理族中事務的能力越來越強,他的部落漸漸強大起來,收並了附近幾個部落,組成了一個國家。

  國王的宮殿落成的時候,酋長也就是現在的國王已經年老,大部分事務都交給了新一代繼任者去處理,他特地命人把那兩棵謗木從茅屋前搬來,繼續豎立在宮殿的門外,提醒年輕的國王從善如流、執政為民。

  新的國王老了,更新的國王即位,衛兵在門口把守著,閒雜人等早已不能靠近謗木,大家也早已忘記了謗木的作用。當更加宏偉巍峨的新宮建成之後,大臣覺得這兩塊被人胡寫亂畫了很多字的爛木頭放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前實在有礙觀瞻,就扔掉了謗木,用漢白玉精心雕刻了兩根柱子,在門口豎立起來,嚴禁平民在上面胡寫亂畫,並更名為“華表”。

  這個故事基本符合歷史記載。《辭海》是這樣解釋的:“華表,亦稱桓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樁。”

  相傳華表為堯所創,始於堯都。據古籍《淮南子•主木訓》記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於朝。”堯是開啟華夏文明的賢明君主,設立誹謗木正是要博納眾諫、廣泛聽取民眾意見,以便改進朝政。為了打消大家的顧忌,達到言者無罪、暢所欲言,就特意豎立起了這一誹謗木。可以說,“誹謗木”是體現堯民主政治的一個常識。隨著時代的推移,誹謗木演變為雕刻精細的石柱,形成蟠龍纏繞的華表,失去了帝堯設立誹謗木的本意,成了歷代帝王皇宮的裝飾物和帝王尊嚴的標誌物。

  古時的“誹”字有批評否定之意,“謗”有勒令、要求、提醒之意,兩個字連接起來,是警告、警示的意義。所以“誹謗木”也可稱為“警示木”。

  隨著木頭的誹謗木變成石雕的華表,原本對統治者的“警示”也就變成了“不得驚擾”凡經此路段的人員、車隊、馬隊等,文官下車,武官下馬,不得喧嘩、不得急行、不得無禮等等。

  至此,酋長、君主應該接受部眾、民眾監督、批評的常識就被完全忘卻,“不得驚擾”成為新的常識。而“誹謗”一詞後來竟然演變為一種罪名。這大概可以看做“常識”是如何被遺棄與遮蔽的經典案例。

  現實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當然,更多的常識,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被故意歪曲、遮蔽。重新回到常識,重新建立常識,厘清生活中的偽常識與真常識,是我們踏上追求好生活之路的一個起點。(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