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裁決了




**一篇數年前的文章.源自快周刊**


如果你有門家族生意,經營四十年了,早已成為全港最大,可能你會一味死守,因為「創業難,守業更難」。泰興光學(0389)行政總裁馬烈堅可不這麼想。

大學時代,聽從父親勸戒,他放棄自己的興趣電機工程,轉修工商管理;畢業之後,回到家族生意,他由低做起,文員、倉務、推銷瓣瓣試勻;一切一切,就是為了將祖業發揚光大,由做OEM︵原件製造︶加工,變成兼營分銷、零售;由全港最大,變成全球最大。

結果,透過不斷收購擴張版圖,泰興光學今天已經蜚聲國際,每年生產一千五百萬副眼鏡,做十二億元生意,市值三十四億元;叫人知道,眼鏡業不再是石器時代的工業,小小的眼鏡,亦能成就宏大的事業。

泰興光學行業雖老,公司歷史雖老,但形象卻一點不老。位於九龍灣的辦公室,開揚闊落,到處擺滿Vivienne Westwood、Aigner、S.T. Dupont等新款眼鏡,「潮」如街上的眼鏡店。

原以為話事人馬烈堅定必是個「人肉陳列室」,豈料他只戴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金絲眼鏡,「我唔太鍾意時常換款,搵到一款舒服,就會戴到爛為止。」然後不經意地大賣廣告:「或者是公司造眼鏡造得好啦,有時同事都講笑話,眼鏡造得太襟太好,公司咪賺少 反而我太太就收集好多,公司出新,都會送個樣辦俾佢,叫佢俾意見。」

選擇眼鏡,馬烈堅喜歡平實、普通;但做生意,他卻野心勃勃,希望去得更高更遠,而收購就是他擴大版圖的工具。「眼鏡呢個行頭好細,真正做到跨國生意,暫時未有好多,不過如果唔可以快人一步,好快就會有人加入,所以我需要發展得好快,收購就係一條捷徑。」

靠收購發圍
去年十二月,泰興光學與私人基金Golden Gate合作,以比自家市值更高的價錢,一擲三十五億元,鯨吞美國第二大眼鏡連鎖店EyeCare Centres of America(ECCA),震動業界。但原來之前的收購目標更猛更勁,是全北美洲第二大眼鏡零售商Cole,涉資六十億元,只是最後鎩羽而回罷了。

為何鎖定北美?「以前眼鏡舖,都係由視光師或眼科醫生開設;依家連鎖式經營已經成行成市。香港,連鎖店佔一半市場,歐洲部分地方更佔六成,而北美就只係得四成三,所以我選擇北美,覺得將會升到六成水平。」

好端端的一個眼鏡生產商,突然跑去做零售,似乎有點冒險,馬烈堅卻另有盤算:「OEM正受內地工廠的壓力,佢價錢壓到好低好低,如果我唔做零售,客路將會愈來愈少,最後就被淘汰。」

其實,泰興光學並非首次涉足零售市場,早於十年之前,已以「美式眼鏡」之名,進駐上海。「上海嘗試係成功,所以我覺得可以用於其他城市。」

產而優則銷
「雖然未來主力發展零售業務,不過,我唔會放棄我『根』!」馬烈堅說得斬釘截鐵。所謂「根」,即是由馬烈堅父親馬寶基「種」下的生產業務。

泰興光學的前身是寶光眼鏡廠,六零年由馬寶基創辦,專門生產眼鏡膠框,全部人手製造,只得十二個員工。

工廠規模細,生意只夠餬口,直至七五年,寶光得到美國客戶的金屬鏡架電鍍加工訂單,發展於是平步青雲,公司易名泰興光學。「當年我係全港首間直接將眼鏡出口到海外公司!八一年時候,生產線搬到潮州,工廠已有四、五百人,香港則有二、三百員工。九三年更加成為第一間香港上市眼鏡公司,三年後市值已達十億元!」一輪嘴數出威水史,馬烈堅笑意愈濃。

上了市,水源充足,馬烈堅便思擴張,除了回到上海由零開始發展零售業務,九六年更收購德國眼鏡分銷公司MonOptic GmbH Brillen,取得名牌Aigner的分銷專利。這一役,令馬烈堅學懂品牌的分銷網絡、營業系統、產品開發等管理知識,更明白到,分銷最緊要貨量大,於是繼續密密手收購,買下意大利五大眼鏡分銷商Filos S.p.A.及德國主要眼鏡分銷商NiGuRa,從而成為多個著名品牌包括Vivienne Westwood、Kappa及露華濃等的供應商。

修身才治國
泰興光學踩油發力不斷擴充,都是馬烈堅大學畢業加入家族生意之後的事,壓力自然有如千斤重。「最初抱住學心態,處理落單、倉務等,好輕鬆!跟住公司業務愈來愈多,規模愈來愈大,就覺得個天好似要跌落咁。好似九三年籌備上市,為本招股書,真係無覺好。最近一兩年,公司邁向國際,又好擔心。」

現時集團共有員工六千,完成ECCA的收購後,更增至一萬,其中四千不是華人。另一片天空,當有另一套管理手段,馬烈堅卻不以為然:「其實一都唔難,我由生產做到分銷再到零售,公司文化一直都係簡單直接。大家好似一家人,有乜都講晒出。好耐之前我已經用電郵互通消息,發表意見啦,同事仲會直接向我提出意見添!」

「管理一間公司,最重要是骨幹,責任唔係落我一個人身上。」而他的終極目標,就是將家族經營的生意,變成專業管理的企業,「無可否認,發展初期,家庭無條件付出係好重要,但依家業務咁多元化,就無可能再由一個家族獨力支撐。起碼財務唔再由姓馬管理,才顯得公司更有企業風範。」似乎,對於「家族生意」,他最是介懷「一家親」的形象。

幸好,他繃緊的神經,回到家裏便會紓解,「我覺得家庭生活可以平衡情緒,加上再做運動及游水,就可調節生理及心理。所以如果不用公幹,我一定會準時返屋企食飯,因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沒有留言: